跨太平洋即期运费在上周短暂飙升后,本周重回下行轨道。德鲁里本周的世界集装箱指数(WCI)走势与上周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的变动一致。
本周,WCI上海至洛杉矶航线运费环比下降12%,降至每40英尺2328美元;上海至纽约航线运费下降15%,至每40英尺3254美元。
若SCFI持续充当WCI的“先行指标”,那么航运公司未来情况可能更糟。今日,上海至美国西海岸基本港的SCFI读数较上周进一步下跌18%,降至每40英尺1823美元。
上海至美国东海岸基本港的SCFI读数环比下降9%,降至每40英尺2600美元。
这些数据与美国货运代理True Freight公布的数据相符。该货运代理报告称,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运费“徘徊在每40英尺1700-1750美元左右”,而中国至美国东海岸运费“已跌至约每40英尺2500-2700美元”。“上周,航运公司向货运代理提供的‘特价’与‘固定’公布运价之间的差距持续缩小。如今,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特价与公布运价每周仅相差约100美元。”该货运代理表示。
“目前,我们预计集装箱运费将继续下跌,若预订量持续低迷,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运费将趋近9月水平。12月可能临时尝试征收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GRI),但若货运量没有强劲增长,这一举措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该货运代理补充道。
确实,据行业人士消息,几家航运公司已宣布12月1日起征收跨太平洋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每40英尺收费在1000-3000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航运公司。
本周,跨大西洋航线(进入美国的另一条贸易航线)的即期运费也出现疲软,WCI跨大西洋即期运费环比下降2%,降至每40英尺1633美元,较“历史”市场价格约2000美元低25%,且处于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之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亚洲航线的即期运费继续走强,这得益于一系列新的各类货物运费(FAK)价格上涨。
本周,WCI上海至鹿特丹航线运费较上周上涨3%,升至每40英尺2038美元,这是自9月初以来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
WCI上海至热那亚航线运费较前一周上涨4%,升至每40英尺2193美元。
德鲁里指出:“亚欧贸易航线的航运公司正试图通过推出更高的各类货物运费来推高即期运费,自11月15日起生效,每40英尺集装箱运费在3000-3650美元之间,试图在新年度合同谈判季开始前提高即期运费。”
这些举措很可能持续到下个月。日前,地中海航运公司宣布了另一项亚欧航线新的各类货物运费标准,自12月1日起实施,北欧港口每40英尺集装箱运费为3100美元,相当于两周内价格上涨50%;西地中海目的地每40英尺运费为3950美元,东地中海目的地每40英尺运费为3800美元。
若这一举措成功,亚地中海航线当前的即期运费几乎将翻倍。

上一条
该港口遭多家航运巨头“抛弃”,MSC、赫伯罗特集体绕道!
据悉,地中海航运和赫伯罗特在西行航线中绕过墨西哥恩塞纳达港,转而选择马萨尼洛港作为替代方案,同时新的海关措施也对墨西哥港口产生了影响。近期,多家航运公司以恩塞纳达港持续存在运营困难和货物延误问题为由,将该港口从其服务航线中剔除。根据地中海航运发布的通知,由于面

下一条
DHL全球货运越南“加码”,扩建两大集装箱货运站!
在美国关税引发全球贸易格局调整的背景下,越南被视为受益者之一。DHL全球货运已对位于越南海防市和胡志明市的集装箱货运站(CFS)进行扩建。鉴于越南市场的增长潜力,DHL全球货运将胡志明市的集装箱货运站面积从4600平方米扩大至6800平方米,海防市的设施面积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