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无视约定,擅自操作终尝苦果
本次案例的委托方为A(委托方),操作方为 B 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了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起初,委托方 A 在确认操作方 B 关于 40'HC 集装箱的运输价格后,正式委托 B 处理货物运输事宜,并由 B 协调发货人进行装货。本是一场正常的合作开局,却因货物装载需求的变化出现转折 —— 发货人明确表示货物只能装进 45'HQ 集装箱。面对这一情况,委托方A 再次向操作方 B 请求 45'HQ 的报价,可令人意外的是,B 给出的报价远高于市场上其他代理的价格,这让 A 不得不重新考量合作方案。
随后,委托方A 明确向操作方 B 提出要求:暂时不要预订 45'HQ 舱位,需先与客户(即实际收货人)沟通,待获得客户对新价格的批准后,再进行订舱操作。同时,A 着重强调,由于该货物是 A 的指定货物,B 不得直接联系目的港的客户或实际收货人,需严格遵守委托方的合作边界。
然而,B 并未将 A 的要求放在心上,为了争取这票业务,竟做出了严重违规的举动 —— 直接联系了 A 在目的港的客户。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B 事后还告知 A:“因未通过客户公司确认运输 45'HQ 货物,所以直接和客户处理该货物运输。” 在未与 A 进行任何沟通、未获得 A 授权的情况下,B 轻信实际收货人的订舱要求,擅自预订了 1×45HQ 的舱位,并将舱位信息直接发放给实际收货人和发货人。
本以为能顺利拿下业务的 B,最终却遭遇 “反噬”。实际收货人突然反悔,通过发货人告知 B,其已选择与另一家货代合作走货。这一突发状况导致 B 此前预订的 1×45HQ 舱位被迫退舱,而操作方 B 声称因此产生了高达 USD 10,000 的亏舱费。
平台判定:违规行为零容忍,责任后果自行承担
事件发生后,平台立即介入调查,依据船公司提供的官方账单,以及《平台会员合作准则》第 13 条关于禁止反向销售、维护委托方权益的相关规定,对该案例做出了明确判定:
1. 操作方 B 在明知 A 禁止其直接联系客户的情况下,仍擅自与实际收货人沟通并私自订舱,属于典型的反向销售违规行为,严重违反了平台会员合作准则,破坏了正常的合作秩序。
2. 因 B 的违规操作导致的 1×45HQ 舱位退舱及产生的 USD 10,000 亏舱费,全部由操作方 B 自行承担,A 无需承担任何相关费用。
3. 操作方 B 需就其违规行为,向委托方 A 进行正式道歉,弥补因自身行为给 A 带来的权益损害与合作困扰。并且平台针对这种违反合作准则的行为给于B 暂停会员身份三个月的处罚决定。
在此必须强调,平台对于反向销售这类破坏行业公平竞争、损害委托方合法权益的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根据《平台会员合作准则》相关规定,一旦发现会员存在反向销售行为,平台将严格按照准则给予1-3 个月暂停会员身份的处罚。暂停期间,涉事会员将无法享受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业务对接、资源匹配、纠纷调解等,其违规记录也将纳入平台会员信用档案,对后续合作产生严重影响。
重要提醒:善用风险监控,规避合作风险
案例的教训已然深刻,为了帮助所有平台会员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规避合作中的潜在风险,在此特别提醒大家:
请务必及时使用平台的【风险监控】功能,主动订阅合作对象的相关信息。该功能能够实时跟踪合作方的会员状态,一旦合作对象因违规被暂停会员身份或拉黑,系统将第一时间向您发送提醒通知。
这一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在合作方被暂停会员身份期间与其开展业务,一旦产生纠纷,相关权益将不在平台合作保障范围内,您将面临维权困难、经济损失等多重风险。因此,主动订阅、实时监控,是保障您合作安全的关键一步!
货运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从业者对规则的敬畏与对诚信的坚守。平台将持续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反向销售等违规行为,为所有会员营造公平、安全、可靠的合作环境。也希望所有会员引以为戒,严守合作准则,共同守护行业的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