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17号文)正式实施。
买单报关这一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操作模式被全面叫停,出口企业迎来合规转型的关键窗口期。
【政策核爆:17号公告如何终结买单报关?】
1. 实名制申报:出口报关单必须“见真身”
简言之:并非完全禁止出口代理,而是终结“无真实主体申报”的灰色操作
17号公告第七条明确规定:以代理,包括以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方式代理出口货物的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应同步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情况。企业未准确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的,应作为自营方式,由该企业承担相应出口金额应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实际委托出口方是指出口货物的实际生产销售单位。
2. 穿透式监管:税务、海关、外汇局数据实时互通
新规实施后,税务系统与海关、外汇管理部门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报关单、增值税发票、收汇记录必须完全一致,任何单证信息不符都将触发系统风险预警。
3. 历史案例警示:违规成本远超想象
从税务机构公布的相关案例中可见,对于不法行为的打击“快准狠”。深圳4户外贸企业通过“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2961.38万元,被追缴税款、罚款共计9000.66万元;辽宁某电子公司虚构出口业务,骗取退税2.12亿元,被追缴税款并处一倍罚款,另不予退税687万元【“买单配票”!骗税2.12亿元!揭秘一起假报出口骗取出口退税大案】。
【买单报关:灰色地带隐藏致命风险】
1. 什么是买单报关?
买单报关指无出口权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出口单证(如核销单、报关单)进行报关,实际出口方与申报方不一致。该模式常见于集货拼柜、低退税/低价值商品出口(如钢材、日用品),企业试图通过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其操作链条为:货主(无权)→ 买单公司(出借名义)→ 货代(操作报关)→ 报关行(递单)→ 海关。
2. 买单报关的危害
在外贸领域,买单报关曾是小商品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企业规避成本、简化流程的“捷径”,企业通过向有资质者购买报关单证,以他人名义完成出口申报,看似节省了人力物力,实则埋下了巨大隐患。
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国家税款流失,企业可能因伪造单证、隐瞒收入而触犯逃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等,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刑事处罚;更严重的是,它扰乱了市场价格体系,破坏公平竞争环境,尤其是钢材等大宗商品买单出口,会扭曲真实贸易数据,影响国家对行业产能的判断,加剧市场供需失衡。
如今,随着税务、海关、外汇部门数据互通与穿透式监管的加强,买单报关的“灰色地带”已被彻底压缩,企业若继续抱有侥幸心理,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行业合规: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
政策红线不可触,新规下,税务稽查从“事后追责”转向“事中预警”,买单报关、双关单等操作将触发“税务黑名单”。
合规经营,不再是企业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由之路。
那些曾经依赖买单报关的企业,往往存在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等税务问题,一旦被税务部门查处,不仅会面临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还会在行业内留下不良记录,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合规经营的企业,则能够凭借规范的税务管理,享受国家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合规经营要求企业严格遵守海关法律法规,如实申报货物的品名、数量、价值等信息,积极配合海关的查验和监管工作。这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通关记录,提高通关效率,减少货物滞留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合规经营还能避免企业因海关违规行为而遭受的货物扣押、罚款等处罚,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买单报关的终结,是企业合规经营的新起点。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企业应深刻认识到合规经营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适应监管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合规制度,将合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决策之中。

上一条
马士基退出Brazex/BZX航线舱位合作协议
马士基已退出与达飞轮船及中远海运共同运营的Brazex/BZX航线舱位合作安排,该航线连接美国墨西哥湾与南美洲东海岸。为了确保顺利过渡,马士基提醒注意最后的航次安排:·最后南行航次将是M/V CMA BERLIOZ 540S(或替代),于2025年10月2日从

下一条
马士基宣布亚洲新附加费!10月1日起生效
马士基官网通知,修订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的亚洲内部贸易特殊设备服务(SEP)附加费。金额如下:起始地:文莱 / 中国 /中国香港 / 印度尼西亚 / 日本 / 柬埔寨 / 韩国 / 老挝 / 缅甸 / 蒙古 / 马来西亚 /瑙鲁/ 菲律宾 / 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