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90天,美国零售业疯狂囤货。随着中美关税政策调整落地,美线航运出现“抢运潮”。
根据集装箱跟踪平台Vizion和数据提供商Dun & Bradstreet的数据,在5月12日美国和中国同意在90天内大幅减少关税的那一周,发往美国海岸的货轮预订量从前一周的约45,000标准箱(TEU)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约228,000标准箱。
美国进口商为抢占低成本窗口期,集中补库存并为圣诞季提前备货,中国出口商则加速清理积压订单。据外媒报道,中美关税政策调整落地后,美国方面预订从中国输美的集装箱数量将激增近300%。
根据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太平洋运往美国的船舶舱位价格也有所上涨,上海至洛杉矶的即期运费上涨了约16%,这是今年该航线最大的增幅,达到截至5月15日每周每40英尺3136美元。
而且需求不仅仅是通过海运:根据相关数据,国际航空货运航班数量几乎增加了18%。
Drewry Maritime Services董事Jayendu Krishna表示,这一激增很可能是前载货的浪潮,因为贸易休战为避免美国高关税打开了一个窗口。这也是假日季节的重要购买季,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将商品运送到美国,并且零售商正在迅速耗尽他们手中等待一些贸易确定性的库存。 “除非美国再次推出关税政策,否则目前预订量激增可能会导致未来两到三个月的供应链中断。”
中国华南地区一家制造商称,已经收到来自美国的大量请求,要求恢复4月份暂停的订单的生产。“工厂里的机器现在正在不停地工作,90天太短了,无论是生产还是发货,我们都不能等哪怕一分钟。”
根据汇丰银行和Flexport的数据,班轮公司正在将这些航线上已停用的运力重新启用,截至5月26日,取消航班的比例降至13%,而一周前这一比例为25%。
本周来自亚洲各地的一系列贸易数据显示了美国贸易政策今年造成的混乱:在韩国,5月前20天出口额同比下降2.4%,对美出口下降约15%。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4月份出口仅增长2%,为七个月来的最低增幅。
美国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零售商们仍然担心关税可能对其业务造成长期影响。

上一条
港口封锁、船只延误、物流中断!墨西哥最大集装箱港口损失约1.5亿美元
墨西哥最大集装箱港曼萨尼约在海关工作人员罢工四天后,于周一恢复了一些运营,罢工导致了封锁、延误和物流中断。官员们表示,由于5月12日至上周四的罢工,曼萨尼约港收入损失估计总计为1.5亿美元。西部装配和出口制造工业协会主席Guillermo del Río表示,

下一条
欧洲港口告急!马士基延长应急措施至5月底
据Flexport公司称,欧洲港口拥堵状况继续恶化,不来梅港的劳动力限制“超出预测”。Flexport德国海运高级经理Jannik Amstutz在Europe Freight Market Update中说: “我们的平均拥堵时间约为五到六天,具体取决于目的